中国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凝翠路1号
电话:15116967853,15116967872(微信同手机号),60201218,60221218(招办)
29
2023.05乐团招新 | “清”音齐响,“香”乐和鸣——欢迎加入清香乐团
THISDL自开办以来一直传承清华附中“艺体领先”的教育理念,高度重视学生艺术和体育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,学校将相继成立体育教育下属的网球学院、击剑学院、舞武学院和艺术教育下属的美术学院、清香表演艺术学院以及清香合唱团等专业性团体。
28
2023.05招生简章 | “科创英才”培养项目招生简章
“你听说了吗!2023-2024学年稻香湖学校科创项目(SIP)开始招生了!” “哦?就是那个针对高中学生,依托六大实验室开展特色实验课程,全方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SIP?” “是呀!我得赶紧帮我孩子报名了!” "Have you heard of it? The 2023-2024 Science Innovation Program (SIP) of THISDL is now open for application!" "You’re bluffing! That SIP? Where students have specialized experiment-oriented courses based on the six research laboratories to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skills?" "For sure! I’m enrolling my kids in before it’s too late!"
25
2023.05招生简章 | “艺术创新”中学项目招生简章
2023年 稻香湖学校重磅推出 国际艺术创新培养项目 Art and Design Program (以下简称“ADP艺创项目”) 针对初中和高中 面向2023年六年级以上学生 开设艺术出国的不同专业方向选择
12
2023.11清香体育 | 清香网球少女张瑞恩学青会杀入四强
11月12日,清香网球少女张瑞恩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中杀入四强,一路高歌猛进。
作为清华大学乃至附中的校训,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出自中国古书《周易》。
原文是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意思是,天的运动刚强劲健,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,发奋图强,永不停息;地的气势厚实和顺,君子处事应像地一样,增厚美德,容载万物。
这八个字最初出现在梁启超为清华所作的关于“君子”的演讲中。1914年11月,在一栋灰砖红瓦坡顶的欧式建筑里,梁启超以《易经》中的两个卦象激励学子,希望他们自我激励,广泛吸纳新文明,担负起历史的重任。
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于1911年,原是为留美预备学校而设置的,在这里学生学习英文和欧美文化知识。为了培养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全才,清华校方聘请了王国维、梁启超、赵元任、陈寅恪作为四大国学导师。
梁启超本人对清华学子的成长十分关心,他念念不忘“国学”二字,引用国学经典鼓励学子不断前行,将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精神薪火相传,直至今天。
行胜于言,是清华大学沿袭下来的校风,由第一批清华留美学生、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,并镌刻在校园内的一台日晷上。
日晷——中国古代的计时器,原本是圆明园的历史遗物。1920届的毕业生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母校,并在日晷的底座上刻下了四个遒劲的汉字:行胜于言。
一百年过去了,日晷静静地坐落在清华大学礼堂大草坪的南端,伫望着来来往往的学子。霞光辉映在白色的底座上,将四个印章一般的大字渲染的熠熠生辉。
所谓行胜于言,不是不言,而是言必求实,以行证言。从这四个字中,我们能看到严谨、求实、奉献的清华精神。历史上凡是从清华走出去的人,无一不将用心做事铭刻在骨髓之中,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祖国:闻一多、钱钟书、杨绛、梁思成、杨振宁……他们的足迹遍布从文学界到科学界的各个领域,不断激励着年轻的清香附中人继续努力、再创光辉!
中国古人很早就提出“疑问”在求学中的作用。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老夫子曾说:“为学患无疑,疑则进也。”意思是,求学一定要敢于疑问,这样人才能进步。
在清华附中,“疑”正是学问和人格进步的核心。“带着问题学进去,带着感悟学出来。”清华附中的各个校区都践行着这一理念,力求以学生为中心,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发展,让他们愿意质疑,敢于质疑,用心质疑,反思质疑。只有带着问题学进去,才能最终带着感悟学出来。
于是在清华的课堂上,你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孜孜不倦地进行讨论、研究、与教师互动……他们的心得也会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,学以致用,生发创造。
这股精神,将一直作为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的核心学习精神,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。
“明德启智,修己树人”是清华附中的教风。
教育兴则国兴,教育强则国强。新时代对教师不断提出更高要求,明德、启智、修己、树人成为了教师钻研的四个目标。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明德,就是彰显德行。学以德为先,这是一切的根本。启智,启蒙学子智慧,发挥少年才干。这是学习的形式。修己,意味着教师自身要成为终身学习者,不断修缮自我,不断反思自我。树人,精心培养后人,让他们呼吸着自然的空气,生出自我的灵性。先明德后启智,先修己后树人。
如此,少年强指日可待,国强指日可待。
面对不断变化的新世界,旧有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。危机意识促使着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提出新的思考:为领袖人才奠基。
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曾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分享了著名企业家、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一句话:“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,处在无人领航、无既定规则,无人跟随的困境”,“已感到前途茫茫,找不到方向”。
在王殿军看来,“能感到迷茫才说明有危机意识,才会深入思考未来。”他指出,华为的处境和清华附中近些年面对的现实何其相似!“为领袖人才奠基”,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领袖意识,将“创新的基因”根植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;就是要让每一个清华附中毕业的学生都有意识地去追求卓越,都把创新作为一种习惯,都有敢于超越引领的气魄与才干。
“这样,我们就不怕‘无人区’,‘无人区’我们也要去闯一闯,开拓一条路出来。”
“百年树人,其命维新。”人才奠基、创新引领和社会责任是清华附中作为名校的责任,也是被历史赋予的特殊使命。“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”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具有创造力的领袖,在“无人区”自由领航!
中国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凝翠路1号
电话:15116967853,15116967872(微信同手机号),60201218,60221218(招办)
清华附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、海淀区稻香湖学校2024-2025学年入学申请已正式开始。“清香”采用滚动招生机制,面向全球招生,欢迎通过电话 010-60201218/010-60221218 或邮箱 admissions@thisdl.edu.cn 咨询招生办公室。
前往招生专题页